寒假读了《教师教育科研》,书中提出当前教育科研所存在“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方法论无具体方法、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炼、有课题无问题、有师本无校本、有分析无元分析”等基本问题,还有人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提出了深度质疑:“许多学校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教育科研工作,从表面上看,教育科研在学校里是一派繁荣、硕果累累。但事实上,在这些美丽泡沫的背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研又有多少呢?”总之,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效低下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章针对这系列的问题提出了两个观点:真实的教师教育科研状态和改进教师教育科研的关键点。
我认为在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意义本身的意义可以充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研究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提高,教师便能围绕问题理性的思考;思维方式得到改变之后,不但视野开阔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变了,技能也能充分得到完善,从而又能提高教师的工作兴趣,不再把工作看成负担,而是作为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和职责,做事态度也更积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继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才是开展教育科研的最大意义。
布克汉姆说过,研究不是一个专门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教育工作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其科学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科研的态度,而不仅仅是口号。我认为在中小学科研教育活动中,关键点是在反思。因为教学前,反思使得教学成为一种自觉地实践;教学中,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即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复杂而鲜活的教学实践中。归纳起来,教育科研反思途径可以分为,第一,工作日志反思,教育科研人员不但应将自己工作中的诸多感悟记下来,更要牢记日记中提到的专题性问题和改进建议,以真正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第二,在学习中反思。具体来说,作为学习者应随时将自己工作的感悟记录下来,以便于形成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理性认识。第三,在交流中反思。同事之间交流对于促进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事之间具有独特的专业对话空间,同时作为监察者,彼此最清楚也最了解各自的短长和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当我们聆听他们讲述时,就可以检查、重构和扩展我们自己的实践理论。
教育科研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教师必须善于思索,勤于动手,不仅能养成学习、研究、思考的良好习惯,还能使自己由经验型逐步转化成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对教师的自身成长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