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主题班会八讲读后感


作者:孙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4年09月03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沙龙培训

 主题班会八讲读后感

    一节好的主题班会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的影响?苏轼在《诗论》中曾有这样的论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指人们在诗歌写作中,不要仅仅囿于诗歌本身的学习,优秀的诗歌一定是经过锤炼和长期积淀的作品。而优秀的诗人不仅有出色的文字语言功底,更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积淀。

    诗人的创作是这样,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也是如此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的“诗外”功夫,是班主任技能的核心内容,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主题班会的实施方式。

    在迟老师的这一讲中第一次读到了“诺丁斯的关爱教育课程体系”。 诺丁斯认为:“在目前的生活中,人们对关心的需要尤其迫切。人们呼唤关心,呼唤一种关心和被关心的新型的人际关系,诺丁斯主张把关心主题引入正规的课程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关心主题把学生和科目与重大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并使学生学习怎样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老师们讨论关心主题时,他们会成为学生面前活生生的人,成为一个有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情感的真实的人。另外,关心暗含着对能力的持续追求,当人们关心时,就会为所关心的对象尽最大的努力,并发展一种关心所必备的能力。同时,教育工作者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可以显示他们的关心,相应地,所选择的课程也能促进孩子作为关心者的成长,他们可以从中关注生命的阶段、精神的成长及良好品格的形成;可以了解爱情、友情、孩子的抚养、战争、贫困和忍耐,等等。这样一种以小见大的“关心体系”其实是可以为我们中学的德育体系所用的,从“对自我的关怀,对亲密的人的关怀,对远方的人和陌生人的关怀,对动物、植物和地球的关怀,对人造世界的关怀,直至对思想的关怀。这一关怀体系从学生具体的生活展开,在不经意间的道德细节中逐渐形成。慢慢上升为抽象的道德思想。

    感动中国的人物,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每每看这些内容总会落泪,而现在的孩子缺乏这种心灵的触动,每一年的感动中国晚会我都会精选其中的故事给学生们看,总有些孩子在看到感动之处也会和我一样潸然泪下。其实“感动中国”这个节目之所以做的这么好,那是在于营造了一个强大的情感感染的氛围,以普通人的真实的道德故事和道德情怀去打动世界,唤起大家的情感共鸣,让故事真正走进了观众的内心,转化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