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绥小学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万绥小学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江苏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精神,坚持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积极落实市、区两级德育工作实施意见,秉承“追求和谐,享受快乐”的办学理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着力提升我校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二、德育工作目标
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通过构建“五爱德育”为核心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行为习惯、人格特质和心理品质。
政治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主义。
道德品质: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懂得感恩、遵守秩序、尊敬长辈。
法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习惯:举止文明、守时惜时、勤俭节约、勤于动手、讲究卫生、热爱学习。
人格特质:独立自主、自律自制、合群友善、正直勇敢。
心理品质:自信乐观、坚韧执著、善于思考、热爱生活。
三、德育工作内容
仁者爱人,由爱拓展,建构“五爱”学校德育内容。
一是热爱社会,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是敬爱自然,就是生态文明教育。主要进行生态教育、地理教育、低碳教育、环保教育、节能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三是喜爱传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进行中华文化历史、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教育。
四是笃爱未来,就是理想信念教育。主要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主义教育。
五是珍爱生命,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四、实施途径和优化
(一)课程育人
1.探索打破学科界限的统整课,有机融通德育。
2.结合学科特点教学,渗透加强学科育人价值。
3.开发校本课程,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二)文化育人
1.优化校园环境,提升育人空间。
2.凝练办学理念,展示精神风貌。
3.建设班级文化,凝聚班级力量。
4.探索网络文化,延伸育人时空。
(三)活动育人
1.开展纪念日活动。
2.开展仪式类活动。
3.开展实践类活动。
4.开展校园节活动。
5.开展班队会活动。
(四)管理育人
1.民主管理班级,实现自我教育。
2.完善管理制度,明确校纪校规。
3.加强家校联系,提升家教水平。
4.多方联动共育,助力健康成长。
五、德育实施结构化呈现
类 型 | 科 目 | 实施对象 | 课时 安排 | 课程内容及要求 | ||
显 性 课 程 | 学 科 性 课 程 | 道德与法治 | 全体 学生 | 每周 2节 | 用部编版教材,围绕课程目标,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 |
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 | 全体 学生 | 同学校课程计划 | 语文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数学、科学、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音体美加强学生审美情趣、意志品质等培养。英语加强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教育。 | |||
校本 课 程 | 经典阅读 | 全体学生 | 每周 1节 | 以成语和古诗文阅读为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
猴灯 (省非遗) | 全体学生 | 每周 1节 | 家乡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开设猴灯传习所,在传承的过程中体悟精神内涵。 | |||
活 动 性 课 程 | 班队会活动 | 班队活动 | 全体学生 | 每2周 1节 | 各年级依据学校德育计划设计班会主题,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疏导、重大时事及社会、校园热点话题讨论等。 | |
夕会 | 全体学生 | 每天 10分钟 | 各班根据年级夕会规划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遵规守纪教育、安全健康教育等。 | |||
纪 念 日 活 动 | 清明节 | 全体学生 | 节日当周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 | ||
教师节 | 全体学生 | 节日当周 | 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祝福,体验尊敬老师的愉悦感受。 | |||
中秋节 | 全体学生 | 节日当周 | 利用《中国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 |||
重阳节 | 全体学生 | 节日当周 | ||||
仪 式 类 活 动 | 升旗仪式 | 全体学生 | 每周一20分钟 | 严格礼仪、规范程序,进行爱国、爱国旗教育和主题教育。 | ||
开学典礼 | 全体学生 | 第一周 | 学习专题教育或进行主题教育。 | |||
休业仪式 | 全体学生 | 学期最后一天 | 邀请法制等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 |||
入学仪式 | 一年级 学生 | 学生报到后 | 利用现编的入学课程对学生进行识学校、识规范、掌握自理本领和知识。 | |||
入队仪式 | 一年级 学生 | “六一”前 | 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 |||
成长仪式 | 三年级 学生 | “六一”前 |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感恩、懂得分享,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
毕业典礼 | 六年级 学生 | 六月最后一周 |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 | |||
校 园 节 活 动 | 读书节 | 全体学生 | 9月 | 组织各类读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展示阅读收获,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 ||
科技节 | 全体学生 | 11月 | 给学生搭建才艺展示的舞台,对学生进行进行文化熏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赛意识,提高综合素养。 | |||
体育节 | 全体学生 | 4月 | ||||
艺术节 | 全体学生 | 6月1日 | ||||
其它节 | 全体学生 | |||||
实 践 类 活 动 | 春游秋游 活动 | 全体学生 | 每学期 1天 | 充分利用附近地域资源优势,开展丰富的德育基地活动,让学生在踏青游学、寻访研学、志愿服务等活动中拓宽知识广度,规范行为礼仪,服务社区,丰富成长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树立小公民服务意识。 | ||
田野踏青 活动 | 低年级 学生 | 每学年半日 | ||||
万绥古迹 探访 | 中年级 学生 | 每学年半日 | ||||
博物馆 规划馆 | 高年级 学生 | 每学年半日 | ||||
敬老院送 温暖 | 部分 学生 | 每学年半日 | ||||
烈士陵园 扫墓 | 部分 学生 | 每学年半日 | ||||
疏散演练 活动 | 全体 学生 | 每学期 1次 | 组织学生参加在疏散演练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意识和能力。 | |||
隐 性 课 程 | 管理类 课程 | 家长开放日活动 | 全体 家长 | 每学期 第11周 | 通过不同形式的家长培训,提升家长管理孩子的技巧和本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 |
社会力量交流会 | 部分 学生 | 每学期 1次 | 依托社会力量,发挥民主、合作的协同育人作用。 | |||
文明班级评比 | 所有 班级 | 每学年 1次 | 开展评比活动,以评促优,发挥榜样的示范育人作用。 | |||
和谐之星评比 | 全体 学生 | 每学年 1次 | 开展系列评比活动,以评促优,发挥榜样的示范育人作用。 | |||
文化类课程 | 校园环境美化 | 全体 学生 | 日常 | 充分挖掘学校环境、制度、规章和各学科中的德育内容,寻找结合点,以多种方法和手段,随机、无痕化地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感染学生、引领学生。 | ||
“和乐”文化精神 | 全体 学生 | 日常 | ||||
班级文化建设 | 班级 学生 | 日常 | ||||
网络文化建设 | 全体 学生 | 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