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一位亲切的女老师,以及这本书作者的名字——金玉,我眼睛一亮,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虽然我不是非常了解金玉老师,也没有听过她的课,但是她的大名却早已如雷贯耳。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书,我想知道,她是如何把语文教学当做一件享受的事。
能享受一件事,一定是源于对此事的热爱,爱儿童,爱语文,爱教育,爱生活。有了这些爱,让金玉老师在语文教学之路上不断思考,不断前行。在这本书中,她给出了许多语文教学策略,并有具体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供我们参考,更有她在课堂内外的许多反思,让我受益匪浅。
新课程一直在提倡转变儿童的学习方式,四年来,我一直从事低年级教学工作,虽然有了一点经验的累积,但有时仍觉得力不从心。一年级的拼音教学有一些孩子总是掌握地不好,经常是高耗低效。金玉老师总结出了,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拼音,要做到“五化”:激活经验,把握教学起点,让拼音教学生活化;直观演示,突破学习难点,让拼音教学形象化;诗情画意,利用文本特点,让拼音教学情趣化;寓教于乐,遵循儿童特点,让拼音教学活动化;解除束缚,找准与识字教学结合点,让拼音教学开放化。
随文识字是当前识字教学的主要形式,每个字的教学要放在什么时段,侧重点是什么,一直是我感到疑惑的地方。金玉老师以她多年的经验告诉了我:成为阅读障碍的生字,随“导入”识;需要在语境中理解的生字,随“学文”识;学生比较熟悉的字,随“写字教学”识;字音易错的字,以读为主,随文正音;字义难懂的字,以解为主,随文解义;字形容易混淆的字,以辨为主,随文记形。识字与阅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识记字形要与理解字义、明白字理整合;理解字义要与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整合;识字教学要与语言实践、发展能力整合。这些方法非常实用,对我新一轮的二年级教学有着非常好的指导作用,但这本书中尚未提到如何将识字合理分配在第一和第二课时中,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疑惑。不过,这些理论,已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更有信心了,希望自己也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共生,带着这些理论去实践,也许我也能在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理论。
阅读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块,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当下小语界研究的重点,我们新北区也一直在着力研究课堂转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心中有语言文字,我们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备课时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我经常因为不了解学生的学情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知识储备的缺失和阅读障碍是我今后每次备课时要做的工作。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也是我的弱项,在本书中,金玉老师不管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都举出了很多例子,既有教学设计也有课堂实录,我一直遗憾没有听过她的课,但有幸在这本书中,看到了这么多课例,见识到了她“实、活、新”的教学风格。
一位好的语文教师,一定在课前能站在儿童立场与文本对话,在课中与学生对话感受语言的魅力,在课后反思中生长智慧。我也期待自己通过理论与实践共生,实现教师与学生同行,做一个平淡与美丽共行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