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陈玲美《经典绘本阅读与创意教学》学习心得


作者:陈玲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5年08月28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课程教学>>教学研讨

 《经典绘本阅读与创意教学》读书心得                  ( 陈玲美)

在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顾舟群老师的《经典绘本阅读与创意教学》一书,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

童年是多彩的,孩子们就像一群自由自在的小鸟,顾老师用一个个经典绘本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充满童趣的大门,让这群小鸟飞得更高、更远。感谢顾老师给孩子们带来这样丰厚的精神食粮

  顾舟群老师的这套书用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为绘本教学提供了新的视野。

  阅读经典绘本,我们可以跟随绘本走进多彩的世界。在这里,五彩的梦想变得越来越美妙。顾舟群老师潜心于经典绘本阅读近十年,无数只“毛毛虫”在她的教室中“破茧成蝶”。她的这套书必将让更多学校、更多老师、更多父母受益。

尤其让我感觉实实在在可以照着顾老师的方法去教学。

读写绘的操作指导

  1.读写绘中的阅读方法

  (1)大声赏读

  有些绘本语言优美,抒情意味浓厚,而故事性不是太强。例如绘本《圆圆的月亮》,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温馨的夜晚。圆圆的月亮照着原野上一座小房子和房子里的一个小女孩、照着一只房顶上的猫(在唱歌)、照着两只吵架的鸟(鸟望着温柔的月亮,它们也不吵了)、照着一只迷路的狗(希望月亮能带它找到回家的路)、照着一个老站长(今天又是平安的一天,希望每天都平平安安)、照着迫不及待跃出水面的小鱼、照着原野上的一座小房子和房子里的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在祈求远处小女孩的病早日康复)……

  蓝色的基调,柔柔的,有种静谧的美,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简洁的文字清晰地描绘出了一个个月光下的画面,仿佛这些画面也随之进入了梦中,有些朦胧,但很美。不仅画面美,语言表达简洁又朴实,给人清新宁静的感觉。阅读那画面、那文字时,仿佛置身其间。

  对于这一类绘本,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赏读,如以听教师大声读为主,教师在为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将自己对绘本内涵的感悟,对绘本文字的品味乃至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声音、神情传达给学生,给学生强烈的情感熏陶、无声的语言滋养与畅快的阅读享受。还可以模仿文本中的句式进行再创作,表达自己的生活与想象的世界。

  (2)表演性阅读

  有的绘本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描写生动。在阅读过程中,可设计角色对话与情节表演,鼓励孩子在适当的时机将故事以各种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孩子的表演天分。可以在边读边演中融入故事,走近人物,获得真切的体验。

  例如绘本《我也可以飞》可以稍作改变进行表演。

  太阳出来啦!新的一天开始了,小鸟的一家也忙碌起来了。鸟爸鸟妈飞来飞去捉虫子。

  小鸟:爸爸妈妈,我想当一只飞鸟。

  鸟爸妈:孩子,你现在太小啦!等你长大了,就能飞了。

  小鸟:假如我还太小,当不成飞鸟的话,那么……(低着头,思考状。)

  这时,爬来了一群小蚂蚁。

  小鸟(自言自语):假如我还太小,当不成飞鸟的话,那么我就去当蚂蚁。(原地扑腾翅膀,做爬的动作,走到蚂蚁们的后面。)

  小鸟:嘿!小蚂蚁,我来学你好不好?

  蚂蚁:可你不是我们蚂蚁呀!你看,你能像我们一样,在长长的树干上走路吗?

  小鸟:我可以,我可以的,我这就去试试看!

  说完小鸟就在树干上走了起来,一不小心从树干上跌落到一片树叶上。

  蚂蚁:唉!不行,不行!你不是我们蚂蚁,你不会在树干上走路,你还是去学别的吧。

  小鸟心里很伤心,这时他看见了一只小松鼠……

  (3)对话性阅读

  有的绘本故事性不是太强,故事中的人物也极其简单,只有一两个,但是故事内容却感人至深,例如《亲爱的小鱼》。

  这个绘本以一片静谧的蓝色为背景,那是海天一色的蓝。蓝色代表深沉和忧郁,在这个童话里,蓝色还代表想念,还是一种更深沉的温暖。这样的故事非常适合对话表演,由一位学生扮演猫咪,另一位学生扮演小鱼,展开如下对话:

  猫咪: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

  小鱼:亲爱的猫咪,你好爱我。你喂我面包,我要快快长大。

  猫咪: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我答应你,永远不会忘记。

  小鱼:每一天你都会亲亲我,你答应我,永远不会忘记。

  猫咪:我知道你也爱我,我让你自由,你一定要回来。

  小鱼:你知道我也爱你,你让我自由,我一定要回来。

  (4)想象性阅读

  想象是绘本的特质,也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法。这类绘本我们可以先让孩子看封面进行猜想,由封面中的图画与文字猜想故事,使整堂课弥漫着想象的色彩。然后一边读文,一边赏图,让思绪随着图文驰骋千里。在想象空间大的地方,可以先让孩子猜想后再读故事,情绪色彩浓的图画,可以让学生由图画想象人物的心理。绘本的图画讲究细节,而且往往是前有铺垫后有呼应地暗示读者故事想象的生发点。所以在读文赏图的过程中或者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有必要引导孩子前后对照着品味细节,以产生心灵的顿悟。

  《蚯蚓日记》是一本极为有趣的图画书,以书写日记的方式,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从小蚯蚓的角度看世界,记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很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同。同时在幽默诙谐的语调中,传达关于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关知识,帮助孩子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因为整个故事是小蚯蚓自己的表达,很多地方可以加入想象:蚯蚓是没手没脚的,你想象过他如何写字吗?你想象过他如何看书吗?你想象过什么是他的凳子和桌子吗?用餐的时候,他使用什么餐具?睡觉的时候,他的帽子会挂在哪里?如果他被蜜蜂蜇了会怎么样?

  (5)研究性阅读

  低年级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非常有限。绘本丰富的内容能为孩子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自然、科学、社会、艺术的好奇与探究欲望,并在此引领下不断地观察自然与社会,展开持续性阅读。

  《蚯蚓的日记》一书中渗透了许多关于蚯蚓的形象生动的知识,例如:为什么下雨的时候蚯蚓要跑到人行道上呢?蚯蚓吃什么食物?如何分辨蚯蚓的头部和尾部?学生对绘本中的科学知识非常感兴趣,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细细地阅读了绘本后,他们还会去图书室、上网了解蚯蚓的知识,甚至到操场的泥土地里寻找蚯蚓,进行实地观察、实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走向了更广泛的阅读。

  记得一次大雨后,孩子们来到操场做操,这时塑胶跑道上竟然扭动着几条粗粗大大的蚯蚓。我轻轻念出:“下了整晚的雨,地下湿了。我们一整天都待在人行道上,跳房子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游戏。”此时,几个女生竟然忘记做操,拿出面巾纸,把蚯蚓一条一条地捡起来放回草丛中……

书中举例36篇绘本阅读教学案例让我深深陶醉,心中暗下决心,新的学期里,我也要像顾老师一样教孩子们读绘本,让孩子们在绘本阅读中体会爱,体会阅读的乐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