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周爱英5月教学反思


作者:周爱英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5年06月01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课程教学>>教学研讨

《隔位退位减》的教学反思

“千以内的隔位退位减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千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知识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即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位时,十位上是0,需要从百位退1。这是减法笔算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情况,也是学生本单元学习的难点。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一、 进行有效的复习,促成计算方法的迁移。

隔位退位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需要以原有的退位减法的计算为基础进行学习。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复习的内容可以以笔算为主,让学生计算523 - 108600 - 370。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些计算都出现了什么问题(某一位或某几位上的数不够减,需要退位),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样的复习,引导学生明确进行减法计算时,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10,再减。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作了必要的准备。

二、 引导主动探索,鼓励算法多样化。

当学生面对例题中的实际问题,列出算式后,允许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这时的探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里的计算出现了新的问题:204- 108,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是0,无1可退,怎么办?

你认为该怎么办?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向前一位借,但借过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办了,这时我就出手,讲解借过一位一位位往后退的过程.教学过后仍然有部分学生不大明白,认为百位借了两次,还有十位上是“0”,他们就搞不清楚。后来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教我一句口诀:“0”上无点是“10”,0”上有点变成“9。通过练习对此掌握较好。

三、 在直观操作中感知算理,理解计算方法。

先在计数器上拨算珠进行计算。通过拨算珠体会退位的过程:个位上4颗珠不够减,需从十位上退1颗珠;十位上没有珠,先从百位退1颗珠,到十位上是10颗珠,再从十位退1颗珠,到个位上是10颗珠。在学生拨算珠之后,还要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拨算珠的过程,加深对隔位退位过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条理清楚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上计算的方法:个位上“4”减“8”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可借的数,怎么办?→向百位借→百位的“1”到了十位变成几个十?从10个十中借1个十给个位,还剩几个十?→现在个位上是多少减多少?十位和百位呢?通过操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