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寓教于乐,动手操作,故事形式,增强兴趣


作者:邱钰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4年10月28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课程教学>>教学研讨

寓教于乐,动手操作,故事形式,增强兴趣

10以内的加减法我的教学主要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中玩儿,在玩儿中学。10以内的加减法是在学生认识可10以内的数,并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用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的方法,同时注意突出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加强操作,启发学生思考。 10以内的加减法,主要是利用数的分与合进行口算。例如,计算2+3时,先想23合成5,所以2+35。又如计算5-3时,先想5可以分成3和几。因为5可以分成32,所以5-32。 这部分内容的难点是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要使学生能做两步计算,并记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为学习“凑十法”打下基础。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我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直观演示,理解加减法含义 教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时,要重视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每个例题都要结合操作直观演示,突出说明加减法的含义,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加法时,教师可用教具或手势表示合并,引出加法算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加法的含义,即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教学减法时,也可用教具或手势表示(把去掉的拿走或用手捂住),引出减法算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即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写减法算式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从哪个数里去掉,就要把哪个数写在减号前面。 2、所有的有图的和没图的题,我都让学生编一编故事,从而更加理解加与减的含义。如:2+3=5,学生可以说是妈妈买了2个苹果,爸爸买了3个苹果,现在家里一共有5个苹果。5-2=3,则可以说家里一共有5个苹果,我吃掉了2个苹果,家里还剩3个苹果。这样的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更加与教学要求紧扣。还有一些思考的地方是:通过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思考用加还是减 教学和是2345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时,一般都采用一幅图表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算式,即一图一式,要通过操作和图示,联系加减法含义引导学生想该怎样算,用加法还是用减算。 我觉得还是可以与后面的一图四式联系一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