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万绥小学数学教研组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数学教研组成员简介: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教龄 |
学历 |
任教课务 |
职称 |
其他工作 |
郑红卫 |
男 |
42岁 |
20 |
本科 |
六数 |
小中高 |
教导 |
秦雨笋 |
男 |
39岁 |
18 |
大专 |
六数 |
小一 |
教师 |
郑伟珍 |
女 |
42岁 |
17 |
本科 |
五数 |
中高 |
教师 |
陈卫东 |
男 |
47岁 |
24 |
本科 |
四数 |
小中高 |
副校长 |
蒋清林 |
男 |
56岁 |
28 |
大专 |
四数 |
小一 |
教师 |
马武媛 |
女 |
44岁 |
22 |
本科 |
三数 |
小高 |
教师 |
邱钰 |
女 |
42岁 |
18 |
本科 |
二数 |
小高 |
教师 |
周爱英 |
女 |
39岁 |
16 |
本科 |
一数 |
小高 |
教研组长 |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数学教研组工作将围绕本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以课堂转型为中心,深入推进“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提升学科关键能力——运算能力为核心,坚持“以研促教强质量,培训培养促成长”的宗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把课题研究、网络教研作为数学教研的两大特色。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教研形式,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力求教研工作做到扎实有效落实。为此,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数学教学科研工作: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切实推进教学教研常规工作
1. 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并逐步建立起课堂转型下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阅、质量分析等实施过程中的新常规。做到: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的备课坚持集体研讨与个人创新相结合;目标的制定要突出年段特点,教学设计要突出教学目标是如何达成的。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应充分准备,明确教学目标;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活课堂教学;努力做到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同时还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习题。切忌机械、重复性作业,注重实践性、应用性作业。每节课要保证5——10分钟的学生独立练习时间,切忌一讲到底。对学生作业要及时批改,注重实效。重视作业的信息反馈,根据作业提供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内容和难易度。对于学生常见的作业错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各年级也要注重积累,形成题库,要重视研究和针对性的训练,适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①记录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错题;②订正错误,重新答题;③简要分析错误原因;④教师定期翻阅;⑤指导学生平时有空时就翻看这些错题,每次考试复习前再认真看一遍,避免重复犯错。教导处将通过抽查、学生座谈会及家长问卷等形式对作业量进行监控。
第四、坚持课后辅导。
重点是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各任课教师对待学困生要做到“三个优先”:课上练习优先辅导、课后作业优先面批、表扬鼓励优先及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建立学困生帮助立体教育网络,防止学困生管理工作的空白盲点。做到辅导工作的有效和长效。在学困生辅导中要做到耐心细致走入心灵、用心抓基础抓反复,最主要的是有常抓不懈的恒心。切不可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对学
2. 质量检查常规
完成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后,各年级单元测试均须做到统一测试和阅卷,并及时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和总结,尤其是学困生的变化情况。确保教学内容段段过关,教学要求人人达标,素质目标全面落实,达到课课清,段段清。
3.教研活动常规
教研活动做到四定五有:定时、定点、定内容、定主题;有计划,有记录,有效果,有资料积累,有总结。活动继续按“一备二上”形式开展。
(二)、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质量的随机调研,关注学生的整体合格率及优秀率状况。加强单元质量调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对策。
2、加强毕业班教学质量的研讨,努力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毕业班要认真研究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有效的复习专题研讨活动,寻找提高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促进教师知识及时更新,作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数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重抓课堂教学,扎实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实行“随堂听课”策略,配合行政领导进入课堂,做到一看——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纪律和组织学生情况;二听——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有效;三查——查教师的备课、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同时要认真组织好组内“研讨课”活动。
2、作好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数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利用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有效地开展培训。多渠道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最终在形成人人想学、自觉好学、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
3、继续认真组织落实数学组的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为重点,以“自主研修、合作研讨、沙龙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提供学习平台,形成“学习—反思—交流—感悟—提高”的学习链,使教师在自主感悟和思维碰撞中汲取理论营养,不断完善自己。
4、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加强教学研讨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5、关注“教学新时空”。江苏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内容丰富,教研组将安排负责下载并组织数学教师观摩。
三、教研组活动安排表:
数学 教研组活动安排表 时间:
教研组长:周爱英 |
分管行政:郑红卫 | |||
本学期研究主题: 1.“提高学生数运算能力”的目标确定和资源开发。 2. 培养倾听习惯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
周 次 |
活动内容 |
人员安排 |
备注 | |
1 |
1、学科问题分析;2、教研计划的确定;3、教学目标的确定;4、参加学科计划交流活动。 |
陈卫东负责 |
全体教研组人员 | |
3 |
1、研究课《圆柱的体积》 2、以预设与生成关系及学法指导为主题。 |
郑红卫上课、说课;秦雨笋主评。 |
讨论后郑红卫重建上课 | |
5 |
1、研究课《两位数乘两位数》三; 2、以预设与生成关系及学法指导为主题。 |
马武媛上课、说课;陈卫东主评。 |
讨论后马武媛重建上课 | |
7 |
1、研究课《两位数加两位数》二; 2、内容以预设与生成关系及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为主题。 |
邱钰上课、说课 周爱英主评 |
讨论后邱钰重建上课 | |
9 |
期中测试教学总结与反思 |
郑红卫负责 |
全体教研组人员 | |
13 |
1、研究课《数运算整理》六; 2、以预设与生成关系及学法指导为主题。 |
秦雨笋上课、说课 郑红卫主评 |
讨论后秦雨笋重建上课 | |
15 |
1、研究课《解方程》五; 2、以预设与生成关系及学法指导为主题。 |
郑伟珍上课、说课 陈卫东主评 |
讨论后郑伟珍重建上课 | |
17 |
1、研究课《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 2、内容以预设与生成关系及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为主题。 |
周爱英上课、说课;邱钰主评 |
讨论后周爱英重建上课 | |
期末安排 |
(1)梳理本学期工作,进行个人总结; (2)思考下学期研究计划安排; (3)盘点每位成员的发展,明确下学期发展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