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万绥小学创建于1913年,1990年搬迁至现校址。学校坐落在齐梁故里——万绥街白兔路,校园环境优美、绿树红花交相辉映,芳草萋萋、清丽怡人。学校占地面积16704 平方米,校舍面积4063平方米,设有电脑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房等专用教室,学校图书馆被评为“常州市示范图书馆”,科学实验室被评为“常州市先进实验室”,各类配备已达省二类标准。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408名,教职工29名,市区级骨干教师6人。
近三年,学校把“追求和谐 享受快乐”作为办学理念,把“队伍过硬、管理规范、质量优良、特色鲜明、人民满意”作为办学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依法办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规范管理,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丰厚育人内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近三年,我校的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100%。学校充分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目前外来民工子女占在校生总数的25%。学校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资助体系健全,专人负责帮困助学工作,每年都认真做好困难学生的摸底排查,帮他们申请区、市的帮困助学金,还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爱心资助。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达标,于2005年建成校园网,专人负责。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完备,建立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维修的制度。校园周边环境无污染,无不健康、不安定因素。有健全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2009年,我校区级课题《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通过区级验收顺利结题并获课题成果二等奖。目前,学校有市级课题一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倾听能力的实践研究》,区级课题两个:《提高小学生数运算能力的研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每学期,各课题组能制定好研究计划,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扎根课堂,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通过真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学校教师队伍显示出了蓬勃生机,三年来,教师获区级以上奖励30余人次,教师获区一等奖以上和省级以上发表的论文50余篇,老师们参与教科研的意识越来越强,反思教育教学实践行为的能力也在逐步,教师队伍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中队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特色中队的建设,各中队发动学生用自己种的花草或手工制作、手抄报、美术、书法、科技作品来点缀教室;开辟了“人人争当四好少年”、“学习园地”、“读书角”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并且进行评比;张贴了标语、名人画像。以激励学生学习、成才。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树立、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012年4月,我们依托江苏省非遗万绥猴灯创建了万绥猴灯技艺传习所,将学校舞蹈室作为猴灯传习所的活动场所;聘请齐梁文化研究学者郭重威老师编写《万绥猴灯文化》,作为万绥小学的三年级校本课程必修科目;成立了猴灯训练队,派专人负责猴灯技艺训练队的训练工作,主要传授万绥猴灯的基本内容;为了让猴灯文化更好地契合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体现经典与现代的融合,我们又特别邀请常州市歌舞团祝团长结合猴灯技艺创编猴灯文化舞蹈《猴娃乐》,学校成立了舞蹈队学习和表演《猴娃乐》,以更好地宣传和普及万绥猴灯文化。我校创编的猴灯文化舞蹈《猴娃乐》,在新北区文艺会演中获得二等奖,参加常州市第七届常州市第七届音乐舞蹈新作品大赛,获得三等奖;我校猴灯队常年训练,参加了江苏省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获得“优秀传承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全校教职工的辛勤耕耘下,我们走出了一条农村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办出了农村学校的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常州市绿色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一级校园网”、“常州市平安校园”,共有40多人次在省、市电子报刊、科学幻想画比赛中获奖,曾获区整班朗读比赛一等奖、区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区女子教职工踢毽团体第五名、区教职工象棋比赛团体第六名、区女子教职工踢毽团体二等奖、区中小学生棋类比赛小学组中国象棋团体第三名、区第一届运动会先进集体,跳绳踢毽在区内有一定的知名度。2011年,学校获新北区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优秀奖。
塑教师形象,强学生规范,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我们万小人不懈的追求。如今万绥小学的教师们正以崭新的姿态,务实的精神和高昂的斗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昂首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